某铜选厂由于原矿性质复杂,投产期间经济指标一直不好,为提高经济效益,改变落后的面貌,该厂积极应用新设备、新工艺、新药剂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本文就该厂在技术方面进行的改进及应用分下述4点进行逐一介绍。
1、改进浮选流程以适应原矿性质变化
该厂原有的浮选流程为先一粗一扫硫化矿,后一粗两扫选氧化矿,中矿依次返回的闭路流程,不适应原矿性质的复杂多变。为此,该厂把浮选流程改为可多段加药的可开路可闭路的灵活流程,并且增设了一段可灵活应用的精选作业。处理一般原矿用闭路流程;处理高品位硫化矿在硫化矿浮选段用开路浮选;处理"三高原矿"在氧化矿浮选段用多段加药开路(全部或部分开路)浮选;处理低品位原矿则用闭路浮选加精选。这样,浮选流程就能适应原矿性质的变化,使浮选回收率提高1%左右,毎年多获利约10万元。
2、应用分支串流浮选工艺
分支串流浮选工艺是60与70年代从国外到国内推广应用的新工艺。该厂于1987年6月在两个浮选系统中的2号系统硫化矿浮选段应用了分支串流浮选工艺,即把原矿浆分成两支,首支的粗精矿加入第二支浮选,第二支浮选精矿作精矿,尾矿加入首支浮选。扫选泡沫产物返回首支。两年多的生产实践说明,采用该工艺浮选操作稳定,使全系统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2.49%和0.23%以上,处理每吨矿石的药剂费用降低1.04元,每年多创利10.75万元以上。
3、应用微机控制的给药系统代替杯式给药机
该厂规模小,没有专设浮选给药工,给药工作由浮选工完成。原有的杯式加药操作不方便,而且从浮选间到药剂室要上两道梯子,劳动强度大,造成浮选工调整药量不及时,药耗高,浮选指标不稳定。因此应用微机加药系统代替了杯式加药机,操作工可以在浮选间的微机操作台上按键调整加药量,不但操作方便,劳动强度减轻,而且降低了药耗,提高了浮选指标。应用微机给药系统前与应用后同期相比,黄药、硫化钠、新松醇油的单耗分别下降0.346、1.376、0.51kg/t,年节约药剂费16.82万元;铜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5.41%和1.42%,年增利11.86万元。当然,这与原矿性质变好,管理加强等因素有关,但应用微机加药系统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。
4、应用新药剂,节约成本,提高回收率
针对浮选药剂成本高的情况,该厂经过试验,用异丁基黄药代替丁黄药,使每吨矿石的药费降低0.31元,同时提高浮选回收率0.48%,-共多获利6.5万元。另外,还用本省硫化钠代替外省硫化钠,每吨节支150元左右,每年节约2万元。
总的来说,该厂通过进行上述四方面的技术改进,即通过采用新技术、新设备,充分发挥了其作用,大大提高了选矿指标和经济效益。需要强调的是,百老汇官网机器在铜矿选矿设备的设计生产制造上颇具造诣,个用户可放心到厂选购,咨询热线:0371-67772626。
最后更新于 2018-11-02
上一篇:提高钼选矿回收率的几点措施
下一篇:铜炉渣选矿存在问题及改造
某选煤厂采用锤式破碎机对煤矿进行破碎,取得了满意的效果,但由于其润滑注油系统存在着注油不均匀的问题,造成传动系统严重磨损,同时增加了维修难度及生产成本,影响了生产的稳定运行。
2017-07-19随着铁矿石的日渐贫杂化,对于传统铁矿选矿工艺的改进迫在眉睫,不容忽视,本文主要介绍铁矿石选矿工艺的具体改造流程。
2016-05-06某选厂硫化矿车间原设计规模为1500t/d,后由于供应量规模增到2700t/d,原设计的碎磨工艺显然处理能力不足,需进行扩产改造,才能解决问题。该选厂认为原碎磨工艺存在着一些问题,如对原工艺流程和设备挖潜改造,生产能力便会提升上来,遂进行了扩产改造。
2016-02-18某石灰石矿拥有9座煅烧窑,其中两座占总产量40%的回转窑在投产以来一直出现各种问题,需不断的开展检修工作,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较差,严重影响生产进度。于是该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,并积极采取了有效措施,设备运行状况大为改善。
2016-01-05某铁选厂目前采用的选别工艺为磁选工艺,选矿过程中的主要设备为磁选机。投产期间,该厂一直对选矿结果不甚满意,为改变现状,该厂对磁选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,认真观察,发现问题并积极改造,效果相当的显著。
2015-12-05某水电站砂石骨料加工系统工艺设计忽略了预筛分这一环节,将粗碎车间生产的半成品骨料直接进入中碎车间,导致中碎车间生产效率降低,系统生产成本增加。为此特对其加工工艺进行预筛分改进。
2015-10-30